煙草進入提稅順價"陣痛期"
時間:2017-08-17 11:12 閱讀:1386 整理:市場調研公司
一、當前卷煙市場面臨的問題
(一)卷煙銷量波動較大。近年來,卷煙銷售的“天花板”問題逐年凸顯,2015年全國卷煙銷量開始出現下滑,上半年全國卷煙銷量減少將近60萬箱,而且又20多個省區市場卷煙銷量同比下降。預計2015年全年全國卷煙銷量將減少150完箱水平,需求拐點已經非常明顯,而且當前面臨的不僅是擴容空間收窄的問題,而是容量空間收縮的問題。以筆者所在的縣級卷煙市場為例,上半年,盡管營銷人員付出了辛勤努力,但卷煙銷量一直徘徊不前。其中一個現實原因,就是市場容量空間收縮,卷煙消費群體數量呈下降趨勢。難怪一些零售戶說:煙銷售慢了,不是質量有問題,而是戒煙的人多了,抽煙的人少了。
(二)提稅順價影響銷量。今年5月10日,國家對煙草行業實施了第五次大規模的提稅措施,卷煙價格也隨之普漲6%。從筆者走訪調研的情況下,提水順價對卷煙銷售有一定影響,但銷量下降不是非常明顯,消費者對新的卷煙零售指導價普遍能接受,紅白喜事用煙檔次提升明顯,5元—10元價位的卷煙,已成為紅白喜事用煙的主流。
(三)卷煙經營出現不規范“苗頭”。一方面,假冒卷煙增多。6月17日,廣西破獲特大制售假煙案,查獲大型煙草專用機械20臺,11個品牌假冒卷煙3150件,煙葉煙絲1700頓。另一方面,真煙非法流動現象增加,零售戶不規范經營行為有所抬頭。日前,筆者就在轄區縣城市場一家煙酒店現場查獲兩條假冒軟“中華”卷煙。從包裝上看,仿真程度高,打開后,煙絲質量也好,能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
(四)控煙履約越來越嚴厲。今年6月1日,隨著北京最嚴禁煙令的出臺,控煙成為影響我國煙草行業發展的最致命“硬傷”。今后,各地的禁煙令也將逐步出臺實施。因而, 在控煙的大背景下,行業發展面臨嚴峻挑戰。
(五)品牌競爭分化趨勢明顯。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推進,以及市場環境的日益嚴峻,順銷品牌走勢更穩,而一些區域性的品牌發展難度將加大,一些工作企業發展信心受挫。以筆者所在市場為例,中華、芙蓉王、好貓系列卷煙屬于順銷品牌,市場需求量大,客戶訂貨積極性高,但有一些雜牌煙,銷量緩慢,甚至無人問津,成為客戶手中的“燙手山芋”。
二、挺過“陣痛期”,打贏攻堅戰
面對卷煙市場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特點,作為基層煙草部門,要認清形勢,統一思想,堅定信心,知難而進,挺過提稅順價“陣痛期”,打贏卷煙營銷攻堅戰。
一要深入調研。卷煙營銷部門要站在行業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到“提銷量、保增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深入市場、走訪客戶,深入調研制約卷煙營銷工作的主要“瓶頸”,不斷強化措施,創新服務方式,積極應對提稅順價對卷煙市場的影響,積極應對卷煙營銷市場化取向改革對工商企業的影響,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對效益增長的影響,高度重視銷量穩定、結構提升和降本增效,確保產品適應市場、生產適應市場、營銷適應市場。
二要優質服務。一線員工要堅決擯棄“官商”思想,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強化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和奉獻意識,深入市場,了解市場真實需求,精心指導客戶經營,幫助客戶重點解決“不會訂煙、不會陳列、不會促銷”等經營難題。同時,要采取培訓、座談、觀摩等形式,引導客戶參與零售終端建設,提升店鋪形象,改善購物環境,增強顧客消費欲望,進而提升卷煙銷
三要強化執法。專賣部門要牢固樹立“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執法使命感和責任感,深入卷煙打假,強化市場監管,注重聯合執法,認真經營網絡案件,依法嚴厲打擊假冒、走私卷煙,依法取締無證戶,并從“源頭”上治理真煙非法流動,不斷提升市場凈化率,切實維護正常的卷煙經營秩序,為卷煙營銷工作“保駕護航”。
四要精益管理。管理出效益,精益管理更出效益。基層煙草部門要堅持以人為本,注重標本兼治,善于從細微處入手,從管理“漏洞”抓起,從厲行節約抓起,建立健全企業管理制度,扎實開展精益管理勞動競賽活動,營造精益管理的良好氛圍,達到挖潛降耗、節約成本的目的、真正實現“向管理要效益”。
五要抓好隊伍。市場狀態好不好,隊伍狀態很重要。當前卷煙營銷雖然出現了新的問題,但行業整體形勢是好的,卷煙市場必將隨著市場化取向改革的逐步推進,釋放更大更新的活力。因此,基層部門要十分重視班子、中層、黨員、員工隊伍建設。通過強化隊伍的思想紀律作風建設、業務技能培訓、德勤業績考核,努力打造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工作、特別能服務,特別能執法”的縣級局優秀團隊。
總之,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風順的。行業的發展也是在風雨和探索中走過來的。當前,黨中央正在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步伐,對煙草行業而言,挑戰與機遇并存。只要每名員工堅定信心,鼓足勇氣,提振精神,真抓實干,就一定能夠挺過“陣痛期”,打贏攻堅戰,破解市場各種難題,維護市場秩序穩定,實現卷煙營銷新跨越行業發展新常態。

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行業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