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社交平臺進一步電商化,微商行業去向何處?
時間:2015-09-17 11:53 閱讀:1079 整理:市場調研公司
艾瑞近期發布的《2015年中國微商市場研究報告》梳理了中國微商行業概況。根據社交網絡結構和交互形式,把目前存在的微商形式分為3類:其一,關系式即利用熟人網絡以微信朋友圈為代表的模式;其二,關注式即利用粉絲經濟以微博為代表的模式;其三,混合式即結合社交平臺接口以微信購物板塊為代表的模式。并以微信平臺為對象,分別調查了三種模式下用戶的購物習慣和偏好。
根據報告,2015年各社交平臺電商化嘗試為微商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尤其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更多支持,預期微商行業將持續發展。同時,在更加規范化的平臺環境下欲實現良好發展,微商需要以產品為核心,品牌建設為戰略重點。
各社交平臺進一步推進電商化,形成多入口流量導入模式,為微商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2015年Facebook電商化測試,微信推出流量廣告并降低門檻,微博聯合阿里推出“微博櫥窗”等,各大社交網絡平臺的電商化積極嘗試,為微商行業發展創造著平臺條件。目前已經形成利用熟人關系、關注網絡以及兩者混合式網絡的多入口流量導入,但利用程度、便利程度、監管規范等均有待發展。社交網絡是大趨勢,而微商行業能否隨之發展,需看各社交平臺的電商化支持程度以及對社交平臺的流量和關系網絡的利用程度和模式。
微商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機會
微信公眾號、支付功能以及Facebook購物板塊等均對中小企業組織提供更多的支持。一方面,支持中小企業組織和個人是社交平臺初步進入電商領域時普遍采取的方式。根據艾瑞調查,用戶目前還未養成在社交平臺上購物的習慣,即社交平臺巨大的流量尚未完全轉化成有效的需求,為電商引流的能力有待開發。這也是,GameStop等商戶從Facebook上退出的原因。相比傳統購物網站,社交平臺暫未形成有效的競爭力,因而支持目前處于弱勢的中小企業組織和個人是社交平臺初步進入電商領域時可嘗試的途徑。另一方面,社交網絡對于擁有好產品但尚未建立大眾熟知的品牌的創業初期企業以及其他中小企業是一個可利用的機會。最新學術研究發現,在用戶評價、購物信息等較少或不可得的情況下,好友的偏好、行為、購物等信息有助于消費者準確判斷產品質量,促成滿意的購物體驗。同時,艾瑞調查發現朋友圈上用戶更愿意接受和嘗試不熟悉的產品。另外,在推廣資金較少的情況下,企業可通過利用平臺用戶的社交關系網絡,實現通過影響一小部分人找到一大部分相似的目標人群。
微商需要以產品為本,品牌建設為重點
艾瑞調查發現,用戶在各模式下選購產品時均更偏好大眾所熟悉和認可的產品;因而保證產品品質的前提下,品牌建設是微商發展趨勢。品牌建設需要突出以下幾個方面:其一,誠信是品牌建設的關鍵。其二,要以產品質量和產品特色為核心。其三,品牌建設不是僅靠廣告。尤其是傳播迅速影響廣泛的社交網絡,可能導致“高知名度+低美譽度=臭名昭著”的結果。其四,需要保證統一的企業形象,重視質量管控,謹慎選擇代理商。

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行業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