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創新 做強廣州醫療產業
時間:2013-08-15 13:43 閱讀:1018 整理:市場調研公司
早在2013年,市委市政府就明確提出建設健康城市的目標,并把健康醫療產業確定為市政府大力扶持的戰略性主導產業。日前召開的第五屆穗臺健康醫療論壇上透露,2014年起,廣州每年安排財政資金1個億,連續5年用于支持健康醫療協同創新重大專項。
廣州醫療,得天獨厚。無論是醫療衛生機構總體數量、大型三甲醫院數量、醫療衛生從業人員數量、醫療床位數量等醫療資源總體水平,還是呼吸疾病、眼科疾病、腫瘤疾病、器官衰竭防治等4家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技術力量;無論是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艾滋病等重大疾病治療,還是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分子診斷等新技術應用,廣州一直走在全國前列。資源與技術底蘊,既是廣州健康城市建設的基點,亦是廣州將健康醫療產業定位為戰略性主導產業的依據。
無論從健康醫療技術出發,還是戰略性主導產業前景,整合廣州地區健康醫療科研、診療及服務資源,搭建廣州健康醫療協同創新平臺,盤活技術力量共同攻關重大疾病,加快健康醫療新技術創新及臨床應用,造福廣大人民群眾、壯大廣州健康醫療產業,都需要政府伸出“看得見的手”。由政府主導、項目總師和首席科學家負責、專家組把關,每年安排財政資金1億元支持健康醫療協同創新重大項目,體現集中力量辦大事之務實精神。其優勢在于,理順基礎與臨床結合、研究與轉化結合、創新與應用結合的機制,加快醫學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以及臨床轉化,項目的科研產出也證明一點:項目啟動一年多來,共申請專利17件,授權專利4件。
每年1億元財政資金支持健康醫療協同創新,只是廣州重視健康城市建設、戰略性主導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也將帶來“滾雪球效應”。廣州正通過提升功能、優化布局、強化配套,建設一個以醫療衛生服務業為核心,集醫、教、研、產于一體,專科特色突出、功能配套齊全、集聚輻射作用明顯的,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發展平臺,并帶動生物制藥、醫療器械、醫學美容等健康產業進一步發展,打造國際一流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公共政策及財政支持,有利于形成資源與人才的“洼地效應”,有利于集中攻克重大醫學難題,培養高水平的醫療、健康人才,這對這個戰略性主導產業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政策性扶持資金投入,一要注重實效。入口環節,重大協同項目遴選上要突出本地特色,以本地區常見、多發、重大疾病資源優勢和預防診治技術優勢為切入點,切實解決臨床應用的關鍵問題;中間環節,因科研的特殊性,財政資金投入容易出現“跑冒滴漏”現象,需要設計合理的制度保障,譬如陽光制度——從項目申報、評審立項、項目實施、項目驗收、項目績效等全流程信息公開,方便社會監督;結束環節,在績效評估中既要防止急功近利,也要嚴格把關,把真實性、科學性放在第一位,以確保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二是保障公平。有限的科研資源分配,公平、公正是第一要務。廣州市健康醫療協同創新重大專項,就是要協同攻關重大疾病,加快健康醫療新技術創新及臨床應用,一切要圍繞這一重大主題展開。讓每一位有創新精神、創新思路、有志參與協同創新的醫務工作者,都能得到相應的支持,真正調動起大家的積極性,同心同德,合力創新。
當然,醫療創新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各部分環環相扣,技術創新之外,一系列的制度創新必不可少,有待不斷摸索。

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行業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