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高技術產業智慧園區建設主要誤區
時間:2019-08-06 11:24 閱讀:1445 整理:市場調研公司
高技術產業智慧園區是由智慧城市的概念延伸而來,是基于園區數據化3.0發展而來,是利用新一代信息化技術來改變企業、公眾和政府之間的交互方式,提高交互效率,增強靈活性和反應速度。實現更加智慧的園區。智能化園區是將人類智慧和智能技術融入園區的發展與管理中,它是一個完整的信息應用管理體系,將園區的基礎設施系統(水、電、煤氣、交通、建筑等)、商業系統(含物聯網)系統、社會系統、政務管理系統有機的整合,優化人與人、物人之間互動能力,提高明確性、靈活性和響應速度,提高園區的協同和調控效能與效率。目前我國智慧園區在建設中存在這樣或那樣的誤區,主要表現在:
一、分不清數字園區和智慧園區的區別和聯系
分不清數字園區和智慧園區的區別和聯系,對為什么要建設智慧園區的目的、目標、功能缺乏理性系統的認識,因此對建立什么樣的園區不明確,需求描述不清楚,對總體規劃的作用、目的等的價值缺乏基本認識,導致進入信息資源基礎設施重復建設的怪圈。更有甚的是面子和政績工程,對智慧園區的實際作用不重視。
園區管理者認為只要有大量信息技術的設備即可,重視硬件建設,忽視軟件的開發和利用,導致智慧園區的的信息資源建設遠遠滯后信息的基礎設施建設。
二、缺乏科學系統的規劃
智慧園區規劃就是要綜合考慮園區發展的歷史和現狀及未來,具體考慮園區發展的戰略目標和定位、入園企業的訴求、市場的變化趨勢、重點和主導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現狀和未來發展,公眾影響力(就業、生活、子女教育等),和安全性(交通、生活、生產、治安、環境)、政務管理、商業運營有機協同和調控等各個系統的功能和要素。
對城市寬帶建設、園區信息管理的基礎、智慧園區實現功能進行評估,要設計出最大的自由空間,為未來的發展預留空間等。做好規劃,才能突出重點,加強時效,關注協調,重視鏈接。沒有優秀的規劃,不可能建設適合產業發展的智慧園區。
三、園區條塊管理造成的信息孤島問題
我國園區的建設基本以垂直業務系統為單位,信息之間存在壁壘和信息孤島,很難實現橫向的共享和聯合,雖然很多園區積累了豐富的信息資源,但對信息資源沒有進行分類、采集、管理和共享機制,導致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共享的進入封閉狀態,對動態信息更新不及時,也缺乏與用戶和公眾的交流與互動,用戶自我使用智能工具缺乏,線上線下不能及時互動和協調,信息編碼和信息標準不統一,各個數據庫相互獨立,互相之間沒有聯系。其深層次的原因是園區、企業管理的條塊分割造成的信息孤島問題。
很多園區目前發展現狀和建設初期的設想有較大的現實差距,園區工作的標準化和規范化管理比較滯后,組織之間制定的信息化標準不協調,對實際業務的支撐性不強。為了避免重復建設和使用功能逐漸完備化,我們建議有意建設智慧園區的,首先要組建內部工作組,對智慧園區建設目的、要解決的問題、未來發展的可能需求認識更加清晰,必要是聘請專業咨詢機構協助制定戰略、流程、資源的協調發展智慧園區發展規劃,對規劃要認真推敲和論證,再投入硬件資金,并根據自身的需求做好軟件開發工作。

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行業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