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來北京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業2800余家
時間:2021-02-26 17:27 閱讀:1091 整理:市場調研公司
中新社北京2月25日電 (記者 杜燕)2014年以來,北京累計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業2800余家,疏解提升區域性批發市場和物流中心980余個。同時,北京全力支持河北雄安新區開局起步,已在雄安新區注冊成立超千家企業。
這是北京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協同辦副主任李文紅在25日舉行的發布會上介紹的。
2014年2月,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北京增強與天津、河北兩地的協同聯動,有序推進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構建河北雄安新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兩翼”聯動發展格局。
李文紅表示,北京持續“瘦身”,制定實施了中國首個以治理“大城市病”為目標的新增產業禁限目錄。2014年以來,北京累計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業2800余家,涉及機械制造、建材、化工等行業;疏解提升區域性批發市場和物流中心980余個。截至2020年底,北京不予辦理新設立或變更登記業務累計達2.34萬件。
北京嚴守功能底線,科技、商務、文化、信息等“高精尖”產業的新設市場主體持續增加,占比由2013年的40%升至2020年的60%,為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增添新動力。
2017年4月,河北雄安新區正式設立,這是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北京全力支持雄安新區開局起步,與河北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其中,以“交鑰匙”方式在雄安新區建設3所學校、1所醫院。目前,學校項目接近完工,醫院項目主體結構正在施工。與此同時,北京在雄安注冊成立超千家企業,各市屬國企積極參與支持雄安新區建設,中關村科技園的雄安新區發展規劃正在加快編制。
北京高水平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橋頭堡”。2019年1月,北京市級行政中心正式遷入,第一批搬遷涉及35個部門、165個單位、約1.2萬人。
李文紅指出,“十四五”時期,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關鍵階段。北京將牢抓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以減量倒逼集約高效發展;將推動形成河北雄安新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兩翼齊飛”新格局,加快建設現代化都市圈,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

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行業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