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超市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多元業態垂類細化發展
時間:2023-06-09 15:51 閱讀:2952 整理:市場調研公司
一、按規模劃分超市細分市場分析
1)超市行業細分市場概述
根據最新《零售業態分類標準》,超市按經營面積,可分為:
目前,我國超市業態形成了大型超市+超市+社區超市的格局。大型超市和超市占據核心商圈,覆蓋5-20和3-5公里的商圈,社區超市臨近各居民區,覆蓋1-3公里的商圈,填補空白和銷售薄弱區域。每家企業也根據所在城市商圈、物業的特點,配置面積大小不等、功能定位不一的各類型門店。
根據《連鎖超市經營情況報告(2021)》,大型超市和超市同店可比銷售在三線城市表現最好,社區超市在四線城市表現最好。從細分業態維度看大超和社區超市增長較快,超市增長最慢。
2)中國超市行業市場競爭情況
根據Kantar的統計,截至2022年7月,高鑫零售、永輝、沃爾瑪、華潤萬家、物美集團在全國前十零售商市場份額排名中占據前五,市占率分別為7.8%、5.5%、5.4%、5.3%、3.2%。中國的商超行業區域性布局特征明顯,地區分散化現象嚴重,上述公司是少數幾家能夠在全國范圍能實現布局的大型超市企業。
3)中國超市行業區域分布情況
以行業領先的超市品牌為例分析,高鑫零售主要以大型超市業態為主,聯華超市主要以中型超市業態為主。截至2022年財年中期,高鑫零售大型超市主要分布于華東和華南地區,分別有大賣場185家和98家。公司大型和中型超市大約7%位于一線城市,16.5%位于二線城市,47.2%位于三線城市,21.4%位于四線城市,7.8%位于五線城市。2022年,聯華中型超市累計共2268家,其中有85.76%的超市分布于華東地區。
二、按業態劃分超市細分市場分析
若按經營業態分類,超市主要可以分為綜合超市、生鮮超市、折扣超市、精品超市等。
1)中國生鮮超市業態分析
根據2022年1月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發布的《2021年農貿市場發展情況調查報告》,從流通渠道占比來看,社區電商在內的線上平臺與社區生鮮店正成為生鮮農產品流通渠道的有力補充。2020年,錢大媽、果多美等社區超市與社區生鮮店總交易額約占全國生鮮農產品零售總額的19%,大型超市約占13%,淘寶、京東等傳統生鮮電商,多多買菜、美團優選、淘菜菜等社區電商,加上盒馬、叮咚買菜、美團買菜等前置倉新零售渠道共占近7%,剩下約4%為流動攤販、農民自售等銷售渠道。
由于近年來超市行業正向著全渠道融合方向發展,生鮮超市的發展模式主要可以分為從線下到線上和從線上到線下。前者常見于擁有實體門店的傳統超商,后者常見于向線下渠道拓展的電商平臺。
2)中國折扣超市業態分析
近年來,隨著國家反食品浪費工作的展開,零售行業對食品浪費問題逐漸重視,臨期食品銷售渠道開始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其中,根據機構調查統計,有74.5%的消費者有通過線下渠道購買臨期食品的經驗,其中大型商超和臨期食品專賣折扣店是較為主流的銷售渠道;有63.5%的消費者進行過線上臨期食品采購,主要以大型綜合電商平臺和線上商超為渠道。
所有的消費品品牌每年都會有一定比例的臨期、庫存、滯銷商品產生,這是中國式碎片化的零售市場、分層層的零售渠道、復雜的流通環節決定的,難以避免,清庫存、去庫存是品牌方持續的訴求。不少企業嗅到臨期食品的商機,開始投資布局折扣超市。從臨期食品代表企業的入場時間來看,主要集中在2020-2021年,其中門店數量最多,增長速度最快的是好特賣,2020年,好特賣門店為100余家,2021年門店數已超過400家。
3)中國精品超市業態分析
精品超市是一種大中型零售業商店超市,所售商品主要為高端日用消費品,如有機食品、品牌商品和高端進口產品等,主要的目標群體為中高收入階層,通常分布于定位中高端或經營狀況已較為成熟的高級百貨大樓、購物中心,有望取代傳統商超成為商場的核心零售業態。
精品超市和傳統綜合超市及大賣場能夠滿足不同人群的購物需求,成為零售業中互補的業態。綜合超市和大賣場滿足了中國居民追求商品高性價比的需求,在過去20年取得了快速發展,隨著中國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精品超市逐漸成為滿足中國居民追求購物品質需求的有效線下解決方案。

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行業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