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自動駕駛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戰略研究
時間:2021-08-30 16:55 閱讀:1151 整理:市場調研公司
自動駕駛這一概念在真正問世前,就已在許多科幻電影中“提前使用”,因此在許多人眼里,自動駕駛應該是快速、精準、安全的駕駛方式??上?,當前的自動駕駛技術遠不如人們想象中那么美好,時不時會曝出自動駕駛事故。
自動駕駛是否安全,筆者認為或許在多年以后會變成一個偽命題,也許那個時代的人們會覺得很詫異——自動駕駛不是基本操作嗎?
提升自動駕駛軟硬件
許多人喜歡玩的電子游戲里面就有大量的自動駕駛,無論是競速還是探索度高的ARPG游戲,里面或多或少有著汽車行駛的環節,這些虛擬車輛能夠熟練靠右行駛、禮讓行人、超車、變更車道,一般情況下不會磕碰,行駛表現強于玩家。
如果將全球的公路系統視為一個大的電腦運行環境,由強大的中央處理器控制每一輛汽車,只要汽車本身質量沒有問題,在自動駕駛系統的統籌運作下,自動駕駛就是相當安全的。當然,上述內容僅為一種假設,目前無論是技術手段還是財力物力,都無法支撐起如此龐大的工程。
目前流行的自動駕駛汽車,除了傳統的汽車構成外,主要集中在定位、傳感、判斷和操作四個方面。簡單來說,就是通過衛星來確定自己的位置,通過安裝的傳感器來感知周邊的環境,通過環境來判斷決定該怎么行駛,并通過方向盤、油門、剎車、擋位來控制汽車行駛。這也要求,自動駕駛汽車不僅要車的硬件質量必須百分百合格,周圍環境也必須“優質”。
許多車企都發布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視頻,不少網友表示跪拜強大的自動駕駛技術。筆者亦對日益強大的自動駕駛技術感到由衷欽佩,在此向日以繼夜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們致敬,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視頻僅是少部分自動駕駛汽車的測試視頻,即便這次測試成功,也不敢保證下次不會出現意外。此外,即便這輛車多次測試成功,也不敢保證另一輛車不會出現意外。
自動駕駛難在硬件技術,汽車從最簡單的熱機、油門、剎車、車輪、車架,到當今各式各樣的零配件,關鍵部件的數量數不勝數,其中一個出現問題就會影響汽車的行駛,就有可能導致問題產生。和傳統的有人駕駛不一樣,有人駕駛是由司機控制車輛,汽車的安全與否由人控制,自動駕駛是把安全交給了汽車,也就是車企,車企就必須負一大部分責任。
根據海因里希法則,即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輕度的事故,還有300件潛在的隱患。公眾表面上看到自動駕駛汽車發生重大生命安全事故,實際上內部已經存在不少問題。因此,因自動駕駛問題導致的汽車意外,車企必須承擔一部分法律責任。
此外,外部環境不好也會導致隱患。例如,道路上畫的交通標線不清晰會影響車輛系統識別,天氣不好的時候傳感器被遮擋會無法識別,一些村鎮里面不會對道路作出標識等等,這些都加大了自動駕駛的難度。當然,消費者們不會認可這些客觀因素,如果自動駕駛汽車出了問題,只可能是汽車質量方面的問題。
建議研發企業人員先使用
飛機的自動駕駛技術早已成熟并廣泛使用,但這種自動駕駛往往都是飛機飛行至平流層后才啟用,因為平流層屬于相對安全的區域,一旦因氣流出現顛簸會馬上換為人工操作。在公路上,所謂相對安全的區域不多,鬧市中的車水馬龍和隨時有可能違反交通規則橫穿馬路的行人,時時刻刻存在安全隱患。
不過,未來隨著傳感器技術越來越強大,以及越來越多的測試和自動駕駛汽車系統的學習,自動駕駛估計會成為家常便飯般的事情。
未來,自動駕駛是否會成為必然趨勢?短期內還很難說。
人類歷史上,交通運輸工具的升級一般多是速度和載體的革新,從徒步到騎馬再到四個輪子,從人力車到馬車再到機動車,從蒸汽機到燃油機再到當前的鋰電池,給人們帶來的感受是省力、高效、環保,汽車在不斷升級的同時,交通道路的情況也在逐步改善,交通法規也在與時俱進作出調整。從有人駕駛到自動駕駛的確是質的飛躍,但這種飛躍暫時并沒有大幅度改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習慣,只能說科技進步越來越強大,提升了人類的幸福感。
自動駕駛技術究竟該如何完善,這個專業的問題應該交給專業的人來問答。不過,筆者有個建議,即研發自動駕駛技術的企業全體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都必須強制使用自己制造的自動駕駛汽車,這樣一來,汽車自動駕駛的安全水平應該會大幅提高。

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行業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