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調研:冷鏈物流總額和需求總量一直保持增長態勢
時間:2022-09-20 11:25 閱讀:1355 整理:市場調研公司
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和消費結構變化的推動,生鮮電商發展迅猛,追求新鮮生活逐漸成為人們向往的生活方式,這也使得冷鏈行業需求激增。
冷鏈物流是什么
冷鏈物流一般指為保證產品品質和效能以及減少運輸損耗,在生產、運輸、銷售及消費等環節,使貨物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下的物流運輸模式。
冷鏈物流需求較大的領域包括初級農產品(蔬菜、水果、水產品、肉制品、蛋奶等)、加工食品(速凍、冷飲、乳制品等)和醫藥(藥品、疫苗)等特殊商品。
冷鏈物流行業市場調研
中國冷鏈物流總額和需求總量一直保持增長態勢。2016年到2021年,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從2210億元增長至4184億元,冷鏈物流市場需求總量由1.25億噸增長至2.75億噸。冷鏈物流總額占社會物流總額比重也不斷上升,由2015年的1.3%增長至2020年(冷鏈物流總額約為6.99萬億元)的2.3%。按中冷聯盟測算,2025年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將達到5500億元以上。
近年備受資本和市場青睞,生鮮網絡零售額快速增長。生鮮電商規模從2017年的1042.8億元增長到 2021年的4658.1億元,預計2022年將超5400億元。由于生鮮電商產品冷鏈運輸比例遠高于初級農產品整體平均水平,這將是帶動總體冷鏈率上升的關鍵因素,生鮮電商需求也將支撐冷鏈物流市場的增長下限。
冷鏈物流發展對技術與設備的依賴性強,行業本身就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以制冷技術、恒溫、低溫技術的發展為基礎逐步發展建立,當前冷鏈物流技術的發展對冷鏈物流行業服務質量與服務效率的提升效果顯著,不斷降低行業整體運營成本。
自2010年至2022年國家相關部門連續發布一系列促進冷鏈物流行業發展的政策法規,主要聚焦于三個領域:一是冷鏈物流設施布局類,二是冷鏈物流體系建設類,三是促進農產品流通類。
從政策發布頻率可以看出,自2017年開始中央政府對冷鏈物流行業的重視程度逐年攀升,對冷鏈行業的快速發展保持高度關注。2020-2021年國家對冷鏈物流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要求冷鏈運輸在量上的提升,同時更加注重對冷鏈運輸食品安全問題的管理和監督,冷鏈物流行業迎來提檔提質的發展階段。
其中,《“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提到“四橫四縱”冷鏈物流骨干通道網絡布局,將成為未來數年中國冷鏈物流體系逐步完善的重要支撐。
在新冠疫情居家隔離之下生鮮電商迎來井噴式發展,來自生鮮電商和第三方冷鏈運營商的租賃需求活躍。目前冷鏈物流已經成為保障民生和鏈接全球生鮮食品的重要通路,冷庫作為存儲、包裝和分銷產品的場地,在整個鏈條中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冷庫基礎設施已經成為物流新基建的重要內核。
雖然我國冷鏈物流行業已經步入快速發展階段,但相比發達國家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由于我國冷鏈物流行業起步較晚,冷鏈物流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斷鏈”、“偽冷鏈”等問題突出,跨季節、跨區域調節農產品供需的能力不足,農產品產后損失和食品流通浪費較多,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發達國家冷鏈流通率普遍保持在95%-100%,而中國僅為20-40%。相比中國高達7%-20%的生鮮農產品損耗率,發達國家僅5%,中國提高冷鏈運輸能力仍然任重道遠。

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行業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