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棚戶區改造群眾滿意度調查報告
時間:2015-10-13 16:23 閱讀:2287 整理:市場調研公司
近期,為了解城鎮棚戶區改造群眾滿意度情況,國家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組織開展了城鎮棚戶區改造群眾滿意度調查。調查采取重點和隨機抽樣相結合的調查方法,選取北京、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西、貴州、陜西、甘肅、寧夏共20個省(區、市)的10100個城鎮棚戶區居民調查樣本,采用入戶調查的方式進行。本次調查有關情況如下:
一、對棚戶區改造政策及其落實情況的評價
調查結果表明,棚戶區居民對棚戶區改造政策滿意度很高,對其政策落實情況滿意度也較高,同時希望切實加大其政策落實的力度。
(一)九成以上滿意和基本滿意黨中央國務院加快棚戶區改造政策。
調查顯示,對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出臺的加快棚戶區改造政策,棚戶區居民表示“滿意”的占48.9%,表示“基本滿意”的占43.6%,合計高達92.5%;其中國有林區(林場)、改造已完成的棚戶區居民的合計比重分別達97.1%、95.5%。
(二)七成以上滿意和基本滿意棚戶區改造政策落實情況。
調查顯示,對當地棚戶區改造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參與改造的棚戶區居民表示“滿意”的占29.1%,表示“基本滿意”的占43.6%,合計為72.7%;其中國有林區(林場)、三線企業集中區棚戶區居民的合計比重分別達87.7%、77.3%,而國有工礦、資源枯竭型城市棚戶區居民的合計比重僅分別為67.1%、62.3%。
與對棚戶區改造政策本身評價相比,對其政策落實情況的評價存在明顯差距,有待加大政策落實的力度。
二、對棚戶區改造重大意義、突出問題和發展前景的看法
調查結果表明,絕大多數棚戶區居民肯定棚戶區改造對改善困難群眾住房條件等的重大意義;集中反映棚戶區改造中存在“改造周期長”等突出問題。過半棚戶區居民對實現棚戶區改造的宏大目標有信心。
(一)絕大多數肯定棚戶區改造對改善困難群眾住房條件等方面的重大意義。
調查顯示,關于棚戶區改造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意義,棚戶區居民認為是“改善困難群眾住房條件”的比重最高,達84.2%。
(二)認為棚戶區改造存在“改造周期長”等突出問題。
調查顯示,對棚戶區改造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棚戶區居民認為是“改造周期長”的比重較高,占45.2%;認為是“安置面積不合理”、“政策透明度不高”、“補償資金不到位”、“配套建設跟不上”的分別占34.2%、29.9%、28.4%、26.7%。
(三)有信心實現棚戶區改造的宏大目標。
調查顯示,對實現“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的目標”,棚戶區居民表示“有信心”的超過一半,占54.4%;表示“基本有信心”的占30.6%;合計達85.0%。
三、對棚戶區改造中安置補償標準、資金發放情況的評價
調查結果表明,多數棚戶區居民基本肯定并希望不斷完善棚戶區改造中的拆遷安置補償標準和補償款按時足額發放辦法。
(一)六成以上肯定拆遷安置補償標準。
調查顯示,對棚戶區改造中拆遷安置補償標準,參與改造的棚戶區居民認為“合理”的占21.6%,認為“基本合理”的占41.7%,合計為63.3%;其中國有林區(林場)、三線企業集中區、改造已完成棚戶區居民的合計比重分別達81.4%、69.0%、72.6%。
(二)六成以上滿意和基本滿意補償款及時足額發放情況。
調查顯示,對棚戶區改造中補償款及時足額發放情況,參與改造的棚戶區居民表示“滿意”的占24.6%,表示“基本滿意”的占37.2%,合計為61.8%;其中國有林區(林場)、改造已完成棚戶區居民的合計比重分別達77.9%、72.4%,而國有工礦、未改造已提出計劃棚戶區居民的合計比重分別為49.7%、30.7%。
四、對棚戶區改造中安置房按時交房和工程質量的評價
調查結果表明,棚戶區居民基本肯定棚戶區改造工程質量和安置房交房速度,同時迫切希望提高工程質量,加快安置房交房。
(一)六成以上肯定棚戶區改造的工程質量。
調查顯示,對棚戶區改造的工程質量情況,參與改造的棚戶區居民認為“好”的占22.0%,認為“一般”的占40.2%,合計為62.2%;其中國有林區(林場)、改造已完成棚戶區居民的合計比重分別達76.0%、78.0%。
(二)近六成滿意和基本滿意安置房按時交房情況。
調查顯示,對棚戶區改造中安置房按時交房情況,參與改造的棚戶區居民表示“滿意”的占23.5%,表示“基本滿意”的占36.2%,合計接近六成,為59.7%;其中國有林區(林場)、改造已完成棚戶區居民的合計比重分別達84.2%、79.3%。
1.調查問卷設計
調查內容是依據《國務院關于加快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意見》(國發[2013]25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棚戶區改造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4]36號)、《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有關工作的意見》(國發[2015]37號)等文件提出的要求確定。本著準確、精練和易于理解的原則,并經專家審核、論證和預調查,設計和確定了最終調查問卷。
2.調查范圍和對象
調查范圍涵蓋北京、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西、貴州、陜西、甘肅、寧夏等棚戶區集中的20個省(區、市)。調查點選取按城市類型分為資源枯竭型、獨立工礦區、三線企業集中區與省會、普通地級市等;按棚戶區類型分為國有工礦、國有墾區(農場)、國有林區(林場)以及城市危房、城中村、其他城鎮棚戶區;按棚戶區改造進度分為未改造、未改造已提出計劃、正在改造、改造已完成四種情況。調查對象為城鎮棚戶區居民。
3.調查抽樣框
抽樣框是關于抽樣單元的完整目錄。此次調查的抽樣框為在該城市棚戶區居住的所有住戶。
4.調查方法
調查采取重點和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法,在選定具有代表性的重點區域從樣本庫中隨機抽取。調查采用入戶調查的方式。
5.樣本量
樣本量為10100個。按棚戶區類型分國有工礦、國有墾區(農場)、國有林區(林場)、城中村、城市危房和其它類型棚戶區居民樣本的比例分別為19.1%、3.4%、3.9%、36.5%、28.3%和8.8%;按所在城市類型分資源枯竭型、獨立工礦區、三線企業集中區和省會、普通地級市棚戶區居民樣本比例分別為18.4%、9.6%、17.7%和54.2%;按所在棚戶區改造進度分未改造、未改造已提出計劃、正在改造和改造已完成的樣本比例分別為14.9%、12.6%、30.7%和41.7%。
6.調查精度
在90%的置信度下,調查結果的抽樣誤差控制在5%以內,棚戶區改造政策以及具體細化措施所涉及樣本數量超過300個。
7.質量控制明確實施負責人進行業務和技術培訓。數據采集由專業調查人員進行詳細說明,保證問卷內容理解的準確性。數據逐級審核把關,對于上(傳)報問卷全部復核和卷審,保證調查不出現填寫、錄入、邏輯等錯誤。數據按數據編碼、統一標準,采用專業的統計分析軟件進行處理。
注:參與改造的棚戶區居民包括未改造已提出計劃、正在改造、改造已完成的棚戶區居民。下同。

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行業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