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調研分析:到2010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發展情況
時間:2013-08-28 16:02 閱讀:2261 整理:市場調研公司
2010年我國醫療器械產業存在的問題仍不小,如小型企業數量太多(占90%左右)、多數廠家技術水平不高、缺乏新品開發投入,多數企業從事低端產品生產、靠低價在國際市場競爭,某些產品高度同質化等等。總之,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必須正視存在的問題,加大投入,開發國際國內市場急需的新產品,才能保持產業的有序發展和潛力。
我國醫療器械市場已躍升至世界第二位,首次突破1000億元大關。尤其在多種中低端醫療器械產品方面,產量居世界第一。但高端產品僅占25%,中低端產品則占75%。這表明,我國醫療器械仍以技術含量較低的產品為主。
2010年我國醫療器械產業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市場首次突破1000億
目前,我國醫療器械市場已躍升至世界第二位,僅次于美國。尤其在多種中低端醫療器械產品方面,我國的產量均居世界第一。
去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首次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大關。在經歷了經濟危機寒流和需求不振后,2010年,我國醫療器械業終于迎來出口大增長的局面。在上半年進出口醫療器械總額超百億美元的基礎上,下半年進出口貿易繼續呈增長態勢。其中,出口近150億美元,進口為76億美元,順差較為明顯。據市場調研分析了解,去年我國出口數量較多的醫療器械產品主要是:電子和水銀血壓計、B超、CT、MRI、病員監護儀、一次性醫院耗材。
仍以低技術含量產品為主
2010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的基本構成如下:高端產品僅占25%,而中低端產品則占75%。反觀國際醫療器械市場,高端產品一般占55%的份額,中低端產品僅占45%。這表明,我國醫療器械市場仍以技術含量較低的產品為主。
在我國出口的高端器械類產品中,美國GE、荷蘭飛利浦、日立等在華外資公司的產品約占近八成,這反映了我國本土企業高端產品制造力不足。雖然我國在一次性耗材、義齒材料、輪椅、衛生材料及醫用敷料等大路貨產品的產能已居世界第一,但毫無疑問,這些產品均為低附加值、高耗能產品。
我國衛生材料中棉織品和無紡布類低檔衛生材料仍占多數,國際市場熱銷的透明薄膜敷料、液體繃帶、藻酸型敷料、海綿型敷料、硅酮敷料和銀離子抗菌敷料等高檔醫用敷料產品我國仍不能生產,而這類產品的出口價格要比傳統棉制衛生材料高出幾倍到十幾倍。大力開發新型醫用敷料勢在必行。
一次性耗材的情況與衛生材料非常相似。由于進口PE、PP等塑料粒子價格猛漲,而一次性耗材多為塑料加工制成品,故受進口原料漲價的沖擊最大。
2010年我國共計出口一次性注射器近90億支,這表明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一次性注射器生產國的地位已不可動搖。
我國的注射器質量已得到歐美發達國家的認可,但由于近幾年來出口注射器數量增長過快,導致包括一些發展中國家如巴西、印度、烏克蘭、阿根廷等國政府在內的“反傾銷調查”。有消息說,去年我國一次性注射器總產量已突破130億支,內外銷之比為3∶7,這表明我國的一次性注射器主要是外向型產品。
自由貿易協定催熱東盟市場
去年我國醫療器械出口的另一熱點市場為東盟國家,這源于我國在2年前與東盟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按該協定,雙方應免除進出口產品的關稅。因此,我國2010年對東盟出口醫療器械數量猛增。2010年,我國對東盟地區出口金額最高的5個國家分別為新加坡、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出口的主要醫療器械產品為一次性輸液器、輸液袋、針頭導管等醫院耗材產品、B超(黑白及彩色)、CT機、MRI、X光機、電子血壓計、病員監護儀、呼吸機和麻醉機、各種內窺鏡、針灸用針等。
高端診斷成像儀出口突破
從出口金額看,歐美及日本仍為我國醫療器械產品的主要出口市場。而包括中東國家和拉美國家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僅占我國出口醫療器械產品的百分之十幾,這表明歐美發達國家雖然遭遇了經濟危機寒流,但仍擁有巨大的進口實力。
從總體上分析,我國中小型醫療器械產品出口優勢較大,而高檔產品的出口數量小,競爭力也比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弱得多。令人欣慰的消息是,近年我國在黑白B超、彩色B超、國產CT機、X光機、MRI等一批高端診斷成像儀出口方面開始取得突破。不僅中亞國家和印度、東盟國家,就連美國和歐洲也已成為我國主要診斷成像儀的出口市場。
家用醫械發展空間巨大
去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家用醫療器械產品所占份額太低。據國內有關部門統計,2010年全國家用醫療器械產品總銷售額僅有140億元,而且市場主要集中在沿海經濟發達省市,包括中西部地區在內的廣大區域僅占家用醫療器械市場的較小份額。這反映了我國地區經濟發展程度的差距過大。目前,家用醫療器械產品僅占國內醫療器械市場總銷售額的14%。而在國外這一比例一般在25%左右。由此可見,我國家用醫療器械產品仍有巨大發展空間。
國產心血管支架受青睞
2010年,心血管支架類產品取得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年銷售額達到150億元,進口支架與國產支架零售額之比為1:1,表明國產支架已在植入式支架這一高端器械產品市場上站穩腳跟。而且我國自行開發生產的支架價格僅為進口產品的1/3~1/2,故國產支架受到更多病人的青睞。
骨科材料銷量猛增
骨科材料包括骨折用固定鋼板、螺栓和骨水泥等常規材料。2010年國產骨科材料全面壓倒進口材料,首次占上風。這是因為各地衛生部門和醫院加強了醫保費用控制,加上進口骨科材料價格太昂貴(通常為國產骨科材料的2~4倍),故越來越多病人主動選擇國產骨科材料。
診斷試劑嶄露頭角
2010年,醫用診斷試劑國產貨與進口貨平分秋色。進口試劑價格過于昂貴,如MRI使用的造影劑每次需要上千元費用,而國產試劑僅需幾十元到上百元。兩相比較,病人更愿意選擇國產試劑。所以,國產試劑開始在國內市場嶄露頭角。總之,高端診斷試劑由進口產品一統天下的局面已被打破。

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行業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